财新传媒
2020年12月08日 13:00

何家弘:如何认定网络上的一条狗?

何家弘:如何认定网络上的一条狗?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纽约客》杂志创造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时,互联网方兴未艾。在那个虚拟的新新世界中,行为人很容易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利用网名和马甲的伪装功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老妇可以变成少女,丑汉可以变成帅哥,穷人可以变成富翁,人也可以变成一条狗! 人的行为是需要约束的。美好的行为一般都是社会环境约束的结果,而这种约束往往以人际关系和身份认知为基础。如...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01日 16:27

何家弘:人工智能的善与恶

何家弘:人工智能的善与恶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的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刑警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协办的“智能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组织者谢君泽是我的学生。他希望我能为研讨会致辞。坦率地说,这不是我熟悉的话题,但我还是去了,讲了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和感想。以下就是我发言的录音整理稿。 今天参加这个研讨会,我确实有点惶恐,因为你们都是这个领域...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23日 08:35

号外!特朗普为翻盘使出阴招

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主持人是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一向对多边主义不感兴趣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罕见地”参加此次会议。不过,他拒绝像其他领导人那样在视频画面中使用此次APEC会议的官方背景,即有巨大绿色穹顶的马来西亚总理府。有人猜测他会利用这次与中俄等多国领导人“同框”的机会再次攻击中国和俄罗斯,但他只是宣扬了美国的经济复苏和疫苗研发的成就,并强调美国在全...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8日 09:54

何家弘:我是这样“勾兑”论文的

经历了“文-革”的洗礼,我有了自知之明,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以治学为主线的人生道路,不进官场,不搞政治。这大概也算是继承了何氏家族“重学轻官”的遗风。然而,我在2006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之后,对反腐败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在“问题导向”下与政治越走越近。尽管我秉持学术研究的宗旨,但成果却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政治味儿。特别是近几年,我的研究进入制度反腐,聚焦于民主与法治,写成的文章也就不知不觉地进...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8日 14:09

何家弘:大选——美国德比还有点球大战

何家弘:大选——美国德比还有点球大战 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但也是多姿多彩的。前者有目共睹,后者各有所见。我最近主要关注两件事。其一是中超足球联赛,其二是美国总统大选。对于法学教授来说,关注此类事务似属不务正业,但其实与我的工作有关。目前我兼任中国足协的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主任和国际足联的道德委员会委员,因此我必须关注足球。另外,我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反腐败与法治研究中心的主任,正在研究制度反腐问题,自然也要关注美国大选。而且,我发现...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4日 14:02

何家弘:美国大选投票日谁最焦虑

何家弘:美国大选投票日谁最焦虑 2020年11月3日是美国大选投票日,过亿选民要投票选举美国总统和联邦议员。据报道,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日24时(北京时间4日13时),全美各地的投票都已结束,但是计票工作尚未完结,而且有些州统计邮寄选票的工作还要持续多日。目前的初步计票结果表明,特朗普获得了132张选举人票;拜登获得了205张选举人票。虽然拜登得票更接近于当选总统所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但是在尚未完成计票的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亚利桑那等州,...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3日 17:30

何家弘:前副总统戈尔的大选寓言

何家弘:前副总统戈尔的大选寓言 10月22日有两场性质不同的“焦点之战”。第一场是中超足球联赛第二阶段的“京鲁大战”。北京时间22日晚,北京国安2-1逆转山东鲁能,成功晋级争冠组。虽然这场比赛请来外籍主裁,但是其判罚依然成为争议焦点,并且引发了赛场上的球员冲突和赛后的球迷骂战。第二场是美国总统大选的“终场辩论”。美国时间22日晚,特朗普与拜登的最后一场辩论在田纳西州的贝尔蒙特大学举行,主持人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韦尔克女士。与第一次辩...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19日 10:35

何家弘:特朗普还能如何连任

何家弘:特朗普还能如何连任 美国总统大选本是美国人的事情,但是引起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关注,而这也给世人提供了加深了解美国选举制度的机会。现在离大选投票日只有两周时间,美国各路媒体的民调都显示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支持率以明显优势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似乎拜登胜选已成定局。不过,一些熟悉美国选举制度的专家指出,民调结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并不能准确预测选民的投票结果,因为在特朗普名声不佳的情况下,一些支持共和党的选民不愿意...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13日 07:30

何家弘:美国真有城市闹独立吗?

何家弘:美国真有城市闹独立吗? 日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很吸眼——“美国本土突然宣布分裂,3大城市同时独立,特朗普:随他们去吧”。然后,我又看到多篇标题和内容都相似的文章。这些文章报道,因为纽约、波特兰、西雅图的秩序非常混乱而导致联邦政府的警察无法正常执法,所以美国司法部宣布将这三个城市设立为“允许暴力破坏的地区”,也就是特朗普所说的“无政府管辖区”。由此可见,这三个城市已经不归美国联邦政府管辖,已经“独立”了。   对国...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05日 11:40

何家弘:不曾忘却的国庆节|第198期

何家弘:不曾忘却的国庆节|第198期

不曾忘却的国庆节

何家弘


过了一个生日,我们的共和国又长了一岁。于个人而言,71岁已属高龄。但对一国来说,这是青年、中年抑或老年?此问只能由后人回答。


屈指计算,本人已经度过67个国庆节!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少数是在北国边疆或异国他乡度过的。现如今,那些国庆节的记忆已大多模糊,有些则是空白,只有两次尚新。

 

一次是1965年的国庆节。那时我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和平街第三小学上六年级,担任班主...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5日 09:00

何家弘: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

本文节选自何家弘: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9期。   原文目录   一、投票选举的普遍性、直接性与竞争性   (1) 投票选举的普遍性   (2) 投票选举的直接性   (3) 投票选举的竞争性   (4) 小结   二、抽签选举的公平性与替补性   (1) 西方国家早期的抽选制度   (2) 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的抽选制度   (3) 现代西方国家中抽选制度的复苏   三、增加抽选是完...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3日 09:45

何家弘:抽签选官也民主

选举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选举官员都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且相当重要的公共事务。在汉语中,“选举”一词的原意是“选择举用贤能”,特指选拔官员。如史书记载,自隋以来,“举官属吏部,掌管铨选与考绩”。所谓“铨选”,就是量才授官。中国古代的官员选举种类很多,据《明史·职官志一》记载,“凡选,每岁有大选,有急选,有远方选,有岁贡就教选;间有拣选,有举人乞恩选。”...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16日 10:01

何家弘:条条大道通民主

何家弘:条条大道通民主 今年的暑假,我与家人是在河北怀来的原乡度过的。那里气候凉爽,环境优美,是个休闲避暑的好地方,也是个沉淀思想的好地方。在种菜养花和赶集逛街等乡村生活之余,我就经常独自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或者眺望在蓝天上漂浮的白云,或者仰望在夜幕中闪烁的群星,而我的思想也就轻松自在地流动,逐渐汇集成一个个聚落。其中有一个很执着的想法,那就是中国还是要推进民主。于是,我梳理自己的思想,写成几篇小散文,将陆续在《法学家茶座...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09日 11:42

何家弘:重复自白排除只限于刑讯逼供吗?

最近几年网上曝出的重大冤假错案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与讨论。在这些影响深远的冤假错案中几乎都存在着刑讯逼供。对于一名不懂法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在侦查阶段由于刑讯逼供而认罪后,其在后续程序中很难翻供。有的是主观上害怕,不敢翻供。有的是认为既然前面都承认了,后面再推翻没什么用。为了防范冤假错案,2017年我国通过了《严格排除证据规定》,其中对于采用刑讯逼供方法获得的供述,在符合规定时,其后续自白也应当被排除。...
阅读全文>>
2020年08月19日 12:43

大数据如何“选官”|第191期

大数据如何“选官”|第191期

我们身边的大数据


您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经历:不小心在“今日头条”点开了某明星的八卦新闻,然后接下来刷到的都是“八卦类”资讯;刚在京东搜索过某型号笔记本电脑,结果微信公众号文章下面的广告都变成了笔记本电脑;到过高风险地区,自己还未到社区申报,健康码就变成了红色;导航软件对于路线拥堵长度以及通过时长的预测几乎分秒不差……这一切背后的都是大数据在发挥作用。

在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数据在疫情态势分...


阅读全文>>
2020年08月12日 12:12

何家弘:诌议差额选举 | 第190期

何家弘:诌议差额选举 | 第190期

 

 

(本文摘选自何家弘、吕宏庆著: “大数据‘选官’的法理思考”,发表于2020年第4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发表时有删改。

 

 

阅读全文>>
2020年08月05日 08:00

莫纪宏:“法”向低处流 | 第189期

莫纪宏:“法”向低处流 | 第189期

《法学家茶座》第50辑文章精选系列之



“ 法 ” 向 低 处 流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初欣然接受何家弘老师的邀请,为《法学家茶座》写点什么。说实在话,依照自己的个性,感觉还没有到需要总结点什么的岁数。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定了年龄“当为”的标准:五十而知天命,不过,可能孔子自己是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状态。拿着圣人的标准来衡量作为常人...






阅读全文>>
2020年07月29日 10:08

何家弘:证据属性是学术研究的“废矿区”

所谓 “属性”,是指一个事物所具有的性质或者所隶属的性质。属性可以表现为特征,即一个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征象和标志。从哲学上讲,属性是内在的东西,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特征是外在的东西,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外在表现。因此,有些法律学者也把证据属性称为证据特征。无论使用证据属性还是证据特征的说法,都是附属于证据概念的,都是对证据概 念的补充说明。陈一云教授在论述了证据的客观性和相关性之后就说道: “以上两个...

阅读全文>>
2020年07月22日 09:42

物权法争论、民法典编纂及其人性基础

徐 彪

从某种角度看,在制定法传统的国家或地区,相较其他法系,法律的理论工作者往往倾向于以成文立法及其所谓的“升华”也即法典化作为该国或地区法律甚或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体现,凡事有成文的法可依据,就会浓生出天大的满足感,但问题是,对如此满足感的偏好与追求不少情况下使得某些立法仓促之中难免一定程度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嫌疑,譬如现在的中国,现在中国曾经的物权立法与眼前正热的民法典编纂等。作为直接对物的财产权...

阅读全文>>
2020年07月15日 11:22

张建伟:布莱恩·查普曼的《警察国家》| 第186期

张建伟:布莱恩·查普曼的《警察国家》| 第186期

布莱恩·普查曼的



《警察国家》


                       张建伟

美国学者布莱恩·查普曼(Brian Chapman)著有《警察国家》一书,此书中译本由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出版,朱坚章主译。该书追溯了西方世界警察国家的历史和成因,分析了警察国家的特征与趋势。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还没有见到过第二本同一主题的书,此书弥足珍贵,是不消说的。

警察国家(police state)一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