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0年07月08日 07:11

王 竹: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慕课 I 第185期

王 竹: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慕课 I 第185期

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慕课

王竹

(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属于“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从2014年“侵权责任法”作为第一门法学类课程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来,四川大学法学慕课教学团队已经连续五年运行民法学慕课群,横跨“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WEMOOC”两个平台,从“侵权法”课程...


阅读全文>>
2020年07月01日 10:12

何家弘:网上考试怎么办?| 第184期

何家弘:网上考试怎么办?| 第184期

网上考试怎么办


何家弘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外部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包括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的认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基本上宅居在家,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空间变得狭小,但是虚拟空间却变得很大,而且不得不依赖于电子网络。于是,我们就习惯于网上社交,网上购物,网上开会,网上教学,还有网上考试。

 

这个学期,我给人大法学院学生讲...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17日 10:04

丛立先:致我的中年法学 | 第182期

丛立先:致我的中年法学 | 第182期


致我的中年法学



丛立先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导 


时至今日,我致力于法学的学习和实践,已然二十六年。这个不长不短的期间,较为典型地体现出了热爱、执着和淡定的心态。如果算上热爱之前的期望、执着中的探索、淡定里面一定程度的迷离,较为完整的概括应该是“对于法学的期望与热爱、探索与执着、迷离与淡定”。




...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10日 07:30

何家弘:天上掉下个《性之罪》| 第181期

何家弘:天上掉下个《性之罪》| 第181期




天上掉下个



《性之罪》

何家弘


6月4日,我收到了加拿大出版社寄来的10本英文版《性之罪》(The Evil in Sex)。该书是2016年出版的,样书迟到了4年,但是货色不错。而且,这是我的意外收获,犹如“天上掉馅饼”。


因为我的外孙宽宽在网上学习英语,并且向一位美国女教师介绍了我的英文小说,所以我们才在亚马逊网站上发现了我的第三部小说《X之罪》的英文版。后来,我在...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3日 08:35

伯克利的法学课堂 | 第180期

伯克利的法学课堂 | 第180期

伯克利的法学课堂

王燃   天津大学法学院

 

 

初到伯克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坐落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州伯克利市,离旧金山(San Francisco)仅隔一个海湾。人们也习惯于之为“湾区”(Bay Area)。加州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加州阳光更是享誉全球。

初到伯克利是一个夏日清晨,雾气蒙蒙很是凉爽。整个校园沿山势而建。往西是伯克利市区,往东则是蜿蜒起伏的山脉。法学院位于学校的东...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8日 01:21

杨立新:为人格权编草案规定生命尊严点赞|第179期

杨立新:为人格权编草案规定生命尊严点赞|第179期



为人格权编草案规定生命尊严点赞



                     杨立新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第783条在一审稿关于“自然人享有生命权,有权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的规定中,新增加了“生命尊严”的内容形成了“自然人享有生命权,有权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的完整内容。这一规定,不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0日 07:34

物权法争论、民法典编纂及其人性基础 I 第178期

物权法争论、民法典编纂及其人性基础

徐 彪

从某种角度看,在制定法传统的国家或地区,相较其他法系,法律的理论工作者往往倾向于以成文立法及其所谓的“升华”也即法典化作为该国或地区法律甚或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体现,凡事有成文的法可依据,就会浓生出天大的满足感,但问题是,对如此满足感的偏好与追求不少情况下使得某些立法仓促之中难免一定程度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嫌疑,譬如现在的中国,现在中国曾经...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13日 08:25

马小红:“《唐律疏议》选读”随笔 | 第177期

马小红:“《唐律疏议》选读”随笔 | 第177期


“《唐律疏议》选读”随笔

  马小红  中国人民大学



“《唐律疏议》选读”是我给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选课的人出奇得少,有一年仅有三人。我没想到的是,这门课的收获较之于百人大课却多得多。


有时一百多人的大班必修课一上完,考试过后就鲜有学生再联系。更为恼人的是,一学期“中国古代法不是以刑为主”的观点反复讲得口干舌燥,结果一考试,总有不少学生还是要惯性地回答“中国古代法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6日 14:47

何家弘:我的英文书回国受阻 | 第176期

何家弘:我的英文书回国受阻 | 第176期

首先,我要告知网友,我的小说《X之罪》在加拿大出版英文书一事,已经查明“源头”。这是熟人做好事,只是略有疏忽,事前没问我,事后没告知,而已。确实,翻译小说并非易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对我来说真是好事。我们写书的目的就是要让别人看,而且是读者越多越好。我没费吹灰之力,小说就被翻译到海外,有了外国的读者,堪称幸事。总之,此事已然顺利和解,我就希望能早日收到样书。但是受疫情影响,我这批...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9日 10:17

何家弘:谁偷偷翻译了我的书?|第175期

何家弘:谁偷偷翻译了我的书?|第175期

 

   我的外孙小名叫宽宽。他在网上学习英语,很喜欢一位美国的女教师。那位教师也喜欢他,讲课就经常“拖堂”,还常与他聊天。两周前上课时,宽宽向女教师介绍了我的英文小说,女教师很喜欢。我的女婿就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了几本我的英文书,寄送给那位教师。虽然在疫情爆发期间,但是从“亚马逊”往美国寄书还很方便。不过,女婿在买书时发现了两件令我吃惊的事情。

   第一件是我的一本书被标上了“天价”!那是《性之罪》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2日 22:01

龙宗智:教授办案(上)|第174期

龙宗智:教授办案(上)|第174期

教授办案(上)




龙宗智




    前年讨论律师法修改,法学院教师能否兼职办案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来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很有一些体会而想写点意见来参加讨论,但又想自己也办少量案子,属于利益关联方,发表意见似乎不中立,容易受到抨击,因此作罢。而且到这个年龄本来就想做做减法,清闲一点,这一条款如何规定于己关系不大。律师法于当年已完成修订,兼职条款仍然维持,讨论也算尘埃...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15日 10:12

张卫平:一次国际会议的波折 | 第173期

 

一次国际会议的波折

张卫平

 

 

夏至,眼见2018年韩中民事诉讼法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却传来不好的讯息。陆续有国内民诉法学者短信或邮件告知不能参会。理由各样——走不开,教学工作忙;时间紧,走程序来不及;自己或家人身体欠佳等。

 

一两个月前,这些学者都是报名要参加这次在首尔召开的两国研讨会的,对参会有一定的积极性。虽然,这些学者并非第一次出游韩国,加之政治原因,韩国也并非国人旅游推荐地,韩...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01日 08:03

何家弘:监察委的犯罪调查如何实现专业化

 

职务犯罪是官员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严查职务犯罪是国家反腐败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中央决定成立监察委并让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转隶”,主要目的也是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查处和打击。因此,职务犯罪调查应该是监察委的首要工作。然而,在目前这种监察委与纪检委合署办公的体制下,职务犯罪调查职能附属于原有的纪检监察职能,因而就具有了“副业”的性质。换言之,纪检监察人员在继续承担原有工作的同时要“兼顾”职务犯罪调查工作...

阅读全文>>
2020年03月25日 13:00

何家弘:职务犯罪调查离法治还有多远

何家弘:职务犯罪调查离法治还有多远

 

201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反腐败与法治研究中心举办了“新时代中国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学术研讨会。在会议期间,我们就监察委的职务犯罪调查问题向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62份有效答卷。研讨会结束之后,我们还利用“问卷星”网站的网络问卷+微信朋友圈调查方式,分别通过检察院和纪委监委工作微信群向特定对象进行了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在检察系统收回有效答卷104份,在纪检监察系统收回有效答卷...

阅读全文>>
2020年03月18日 14:15

何家弘:监察委是“政治机关”还是“法治机关”

何家弘:监察委是“政治机关”还是“法治机关” 人治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管理方式。原始社会无法,人治就是自然的选择,而承担治理任务者往往是身体强壮或德高望重之人。在一个氏族或部落中,这些首领或长老的意志和观念就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然而,这样的准则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利于群体生活的稳定,于是就形成了以氏族或部落为基础的“习惯法”。随着国家的形成,社会和统治者都需要相对稳定而且统一的行为规则,法律便应运而生。但是在很长时期内,法律只是以国王或皇帝...
阅读全文>>
2020年03月04日 11:23

何家弘:孙杨犯规了吗?

何家弘:孙杨犯规了吗? 孙杨是我非常喜欢的体育明星,不仅能力超强,而且颜值很高,颇有成为一代巨星的潜质。然而,与许多体育明星一样,他的光环中也掺杂了一些黯淡的色素,而近日的“药检事件”仲裁结果更把他推向了璀璨星群的边缘。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庭(CAS)公布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孙杨和国际泳联案”的仲裁结果:孙杨被禁赛八年!虽然孙杨已经表示要上诉到瑞士联邦最高法院,但是其胜诉的希望相当渺茫。   本案仲裁的基本问...
阅读全文>>
2020年03月02日 11:39

科学与激愤:“野味”究竟能不能吃

【编者按】何家弘教授的文章“ 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发表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何教授在文中提到研究新冠病毒的安全问题、伦理问题和规制问题。继科技部于2月15日出台《关于加强新冠病毒高等级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之后,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又于2月28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或者...
阅读全文>>
2020年02月26日 13:38

证据学家: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证据学家: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编者按: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证据学问题,因为证据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认定事实或查明真相。另外,侦探推理小说的主题也是要查明事实真相。何家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证据法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侦探小说家。对于这个问题,他会怎么解答呢?)   2015年2月21日,英国的《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专访文章,标题是“何家弘:与金融时报共进午餐”(Lunch with the FT: He Jiahong)。记者...

阅读全文>>
2020年02月19日 09:00

【痴醒斋拾趣】你懂西语吗?

【痴醒斋拾趣】你懂西语吗?

 

日前我收到一位哥伦比亚朋友发来的文章。这篇文章是2019年12月发表在哥伦比亚一家杂志上的。虽然我看不懂西班牙文,但是文中有我的照片,因此推知是关于我2018年10月到哥伦比亚开会讲学的事情。宅居无事,我就猜读该文。我感觉,我可以把它译成中文。虽然我不懂西语,但是我当过翻译。   1984年我在人大法律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导师徐立根教授请来一位美国警务专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去听讲座,翻译是人大外语部的一位女...

阅读全文>>
2020年02月15日 11:06

何家弘:疫情让我明白了什么

何家弘:疫情让我明白了什么

阅读全文>>